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游戏资讯游戏资讯

方剂功效主治总结表格(方剂功效主治最新总结)

锦洛洛生活网2023-12-20 16:10:29游戏资讯人已围观

简介方剂功效主治总结表格(方剂功效主治最新总结),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方剂功效主治{BANNED}总结,以及方剂功效主治总结表格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本文目录一览:1、桂枝与经方(3)——治疗心阳虚的5首方剂介绍2、治疗甲亢的中{BANNED}剂3、补气血的中{BANNED}剂配方有什么呢4、“三味药”的方剂汇总5、厥阴病方剂总结6、治疗咳嗽的方剂有哪些桂枝与经

方剂功效主治总结表格(方剂功效主治最新总结),本文通过网络平台数据整理了方剂功效主治总结表格(方剂功效主治最新总结)的相关信息,详细内容请看下文。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方剂功效主治{BANNED}总结,以及方剂功效主治总结表格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本文目录一览:

桂枝与经方(3)——治疗心阳虚的5首方剂介绍

吴文博 河北省石家庄市中医院

桂枝具有温补心阳的特殊功效。医圣张仲景首开心阳虚治疗的法门。桂枝甘草汤,就是温补心阳方剂之开山。

1.桂枝甘草汤

组成服法:桂枝12克(去皮),甘草6克(炙)上药二味,以水600毫升,煮取200毫升,去津,顿服。

功能主治: 治发汗过多,其人叉手自冒心,心下悸欲得按者。

2.桂枝加桂汤

组成服法:桂枝15克(去皮),芍药9克, 生姜9克(切),甘草6克(炙),大枣12枚(擘)。以水700毫升,煮取300毫升,去滓,温服100毫升。

功能主治: 温阳祛寒,平冲降逆。治太阳病,误用烧针发汗,使心阳虚,下焦寒气上冲,致发奔豚,气从少腹上冲心胸者。

3.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

组成服法:茯苓25克 ,桂枝12克(去皮),甘草6克(炙),大枣15枚。上四味,以甘澜水1升,先煎茯苓减至800毫升,纳诸药,煮取300毫升,去滓,温服100毫升,一日三次。

功能主治: 治伤寒发汗后,其人脐下悸,欲作奔豚者。

4.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

组成服法:桂枝1两(去皮),甘草2两(炙),牡蛎2两(熬),龙骨2两。上四味,以水五升,煮取二升,去滓,温服八合,日三服。

功能主治: {BANNED}救逆。潜阳,镇惊,补心,摄精。主火逆下之,因烧针烦躁者。心摩,失眠,遗精,阳萎。

5.桂枝去芍药加蜀漆牡蛎龙骨救逆汤

组成服法:桂枝9克(去皮),甘草6克(炙),生姜9克

[img]

治疗甲亢的中{BANNED}剂

中医治疗甲亢有非常良好的效果,那么治疗甲亢的中{BANNED}剂有哪些?甲亢的中医辩证类型有哪些?以下是我给你整理治疗甲亢的方法。

治疗甲亢的中{BANNED}剂

1、白虎汤合知柏地黄汤

用法用量:生石膏先煎好备用,取知母,甘草,生地,山药,太子参,萸肉,麦冬,生牡蛎,五味子,玄参,香附,丹皮。加水进行煎服,每天使用一剂。

功效主治:对于甲亢患者有滋阴泻火,软坚散结的功效。

适宜人群:比较适用于阴虚头旺,症见面红,心悸,汗出,急躁多怒,纳亢消瘦,舌红苔黄,脉弦数者的甲亢患者。

2、黄芪生脉饮合杞菊地黄汤

用法用量:黄芪,{BANNED}参,麦冬,五味子,枸杞子,生地,山药,萸肉,白芍,香附,制首乌,生牡蛎,甘草。用水煎服,每天1剂。

功效主治:这具有{BANNED}养阴,平肝潜阳的功效。

适宜人群:一般适用于患者表现出心悸怔忡,怕热多汗,形体消瘦,神疲乏力,腰膝酸软,舌质红苔薄黄、脉细数者等气阴两虚的甲亢患者。

3、复方甲亢膏

用法用量:黄芪、{BANNED}参、麦冬、白芍、夏枯草各15克,生地、丹参、生牡蛎各30克,苏子、五味子、制香附各10克,白芥子6克。上方制成膏剂,每次10克,每日3次,3个月为一疗程,可连续服用数疗程。

功效主治:本方可促进网状内皮系统的吞噬作用,提高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功能,促进蛋白质合成和能量代谢,直接抑制甲状腺素的合成。

适宜人群:轻度或中度甲亢患者;对硫脲类药物过敏的甲亢患者;合并白细胞减少,不能使用抗甲状腺药物者;抗甲状腺药物治疗缓解后的巩固治疗。

甲亢的中医辩证类型

甲亢属中医学“瘿病”范畴,当代医家及时总结甲亢的病机变化,重新评估各种辨证的价值,认为甲亢的证型演变具有规律性:病初以肝郁痰结多见,以邪实为主;中期则见耗气伤阴、痰凝血瘀,虚实夹杂;后期为虚中挟实,以阴虚火旺为主。

如能准确地辨证分型,将会取得满意的临床疗效。甲亢的中医辩证类型如下:

1、气滞痰凝证

证候:颈前肿胀,烦躁易怒,胸闷,两胁胀满,善太息,失眠,腹胀便溏,舌苔白腻,脉弦或弦滑。

治法:疏肝{BANNED},化痰散结。

2、肝火旺盛证

证候:颈前肿胀,眼突,烦躁易怒,手指颤抖,多汗,面红目赤,头晕目眩,口苦咽干,大便秘结,舌红苔黄,脉弦数。

治法:清肝泻火,消瘿散结。

方药:龙胆泻肝汤加减。

3、阴虚火旺证

证候:颈前肿大,眼突,心悸汗多,手颤,消瘦,口干咽燥,五心烦热,失眠多梦,月经不调,舌红少苔,脉细数。

治法:滋阴降火,消瘿散结。

4、气阴两虚证

证候:颈前肿大,眼突,心悸失眠,消瘦,神疲乏力,气短汗多,口干咽燥,手足心热,纳差,大便溏薄,舌质红或淡红,脉细或细数无力。

治法:{BANNED}养阴,消瘿散结。

甲亢患者的自身调节

1、甲状腺功能亢进的致病因素与内伤七情关系密切,因而在日常生活中,戒暴怒,除烦恼,避忧思,乐观豁达,情志舒畅,气血平和,是甲状腺功能亢进病人调摄的{BANNED}要诀。

2、在饮食方面,宜吃一些容易消化的食物,特别是偏于寒凉性质的食物,对于体质虚弱的病人可以适量吃些具有滋补作用的食物。

3、生活起居要有规律,顺应自然界季节及气候的变化而增减衣被;忌房事过度暗耗{BANNED};适当进{BANNED}功、太极拳等体育活动,以增强体质。

补气血的中{BANNED}剂配方有什么呢

气血是人体内气和血的统称,气血不足会影响身体健康。那么补气血中{BANNED}剂有哪些?下面由我给大家介绍补气血的中{BANNED}吧,仅供大家参考。

补气血中{BANNED}剂之乌鸡白凤丸

组成药物:乌鸡(去毛爪肠)640g、鹿角胶128g、醋鳖甲64g、煅牡蛎48g、桑螵蛸48g、人参128g、黄芪32g、当归144g、白芍128g、醋香附128g、天冬64g、甘草32g、地黄256g、熟地黄256g、川芎64g、银柴胡26g、丹参128g、山药128g、芡实(炒)64g、鹿角霜48g。

用法用量:口服。水蜜丸一次6g,小蜜丸一次9g,大蜜丸一次1丸,一日2次。

功能主治:补气养血,调经止带。用于气血两虚,身体瘦弱,腰膝酸软,月经不调,崩漏带下。

补气血中{BANNED}剂之十全大补汤

组成药物:人参6克,肉桂3克,川芎6克,熟地黄12克,茯苓9克,白术9克,炙甘草3克,黄芪12克,川当归9克,白芍药9克。

用法用量:上药为细末。每服9克,用水150毫升,加生姜3片,红枣2枚,同煎至100毫升,不拘时候温服。

功能主治:温补气血。主治五劳七伤气血不足,饮食减少;久病虚损,面色萎黄,肢膝无力,精神倦怠,以及疮疡不敛,妇女崩漏等。

补气血中{BANNED}剂之炙甘草汤

组成药物:炙甘草12克,生姜9克,人参6克,生地黄30克,桂枝9克,阿胶(烊化服)6克,麦门冬10克,麻仁10克,大枣30枚。

用法用量:上以清酒七升,水八升,先煮八味,取三升,去滓,内胶烊消尽,温服一升,日三服。现代用法:水煎服,阿胶烊化,冲服。

功能主治:滋阴养血,补气温阳,宁心复脉。主治阴血不足,气虚血弱,赢瘦少气,心悸心慌,虚烦失眠,大便干结,舌质淡红少苔,脉结代;或虚劳肺痿,久咳不止,涎唾甚多,咽燥而渴,痰中有血,心悸、心烦,少气,失眠,自汗盗汗,脉虚数。

补气血中{BANNED}剂之归脾汤

组成药物:白术9克、茯神10克、黄芪12克、龙眼肉10克、酸枣仁10克、{BANNED}参12克、炙甘草5克、当归10克、远志10克、木香10克。

用法用量:加生姜6克大枣3枚水煎服。

功能主治:健脾{BANNED},{BANNED}养心。主治心脾两虚,气血不足所致的心悸、健忘、失眠、食少体倦、面色萎黄、舌色淡白、脉弱。脾虚不摄所致的月经不调,崩漏带下,以及皮下出血等证。

补气血中{BANNED}剂之当归{BANNED}汤

组成药物:黄芪30克,当归6克。

用法用量:以水二盏,煎至一盏,去滓,空腹时温服。

“三味药”的方剂汇总

麻黄细辛附子汤 《伤寒论》

组成:麻黄、附子、细辛

功效:助阳解表

主治:素体阳虚;暴哑。

麻黄附子甘草汤 《伤寒论》

组成:麻黄、附子、甘草

功效:助阳解表

主治:少阴阳虚,外感风寒。

小承气汤 《伤寒论》

组成:大黄、厚朴、枳实

功效:轻下热结

主治:阳明腑实轻证。

调胃承气汤 《伤寒论》

组成:大黄、芒硝、甘草;

功效:缓下热结;

主治:阳明病胃肠燥热证。

大陷胸汤 《伤寒论》

组成:大黄、芒硝、甘遂;

功效:泄热逐水;

主治:水热互结之结胸证。

四逆汤 《伤寒论》

组成:附子、干姜、甘草;

功效:回阳救逆;

主治:心肾阳衰寒厥证

{BANNED}四逆汤 《伤寒论》

组成:附子、干姜、甘草;(即四逆汤倍干姜)

功效:破阴回阳,通达内外

主治:少阴病,阴盛格阳证

白通汤 《伤寒论》

组成:附子、葱白、干姜;

功效:破阴回阳,宣通上下;

主治:少阴病阴盛戴阳证

桃花汤 《伤寒论》

组成:赤石脂、干姜、粳米

功效:温中涩肠止痢;

主治:虚寒血痢证

茵陈蒿汤 《伤寒论》

组成:大黄、栀子、茵陈;

功效:清热,利湿,退黄;

主治:湿热黄疸

栀子柏皮汤 《伤寒论》

组成:栀子、黄柏、甘草;

功效:清热利湿;

主治:黄疸之热重于湿证

小陷胸汤 《伤寒论》

组成:半夏、黄连、瓜蒌;

功效:清热化痰,宽胸散结;

主治:痰热互结之结胸证

瓜蒂散 《伤寒论》

组成:瓜地、赤小豆、香豉;

功效:涌吐痰涎宿食;

主治:痰涎宿食壅塞胸脘证

芍药甘草附子汤 《伤寒论》

组成:芍药、甘草、附子;

功效:阴阳双补

栀子甘草豉汤 《伤寒论》

组成:栀子、香豉、甘草;

功效:清热散结,兼以{BANNED}

栀子生姜豉汤 《伤寒论》

组成:栀子、香豉、生姜;

功效:清热散结,和胃止呕

栀子厚朴汤 《伤寒论》

组成:栀子、厚朴、枳实;

功效:清热除烦,宽中消满

三物小白散 《伤寒论》

组成:桔梗、巴豆、贝母;

功效:温寒逐水,涤痰散结

大黄黄连泻心汤 《伤寒论》

组成:大黄、黄连、黄芩;(以麻沸汤渍之)

功效:清热除痞

栀子柏皮汤 《伤寒论》

组成:栀子、黄柏、甘草;

功效:清解里热,兼以祛湿

猪肤汤 《伤寒论》

组成:猪肤、白蜜、白米粉;

功效:滋肾、润肺、补脾,除烦利咽

苦酒汤 《伤寒论》(苦酒即米醋)

组成:半夏、鸡子、苦酒;

功效:化痰敛溃,消肿止痛

半夏散及汤 《伤寒论》

组成:半夏、桂枝、甘草;

功效:散寒通阳,化痰开结

枳实栀子鼓汤 《伤寒论》

组成:枳实、栀子、香豉;

功效:清热除烦、宽中下气

甘麦大枣汤 《金匮要略》

组成:甘草、小麦、大枣;

功效:养心{BANNED},和中缓急;

主治:脏躁症

瓜蒌薤白白酒汤 《金匮要略》

组成:瓜蒌、薤白、白酒;

功效:通阳散结,{BANNED}祛痰;

主治:胸阳不振,痰气互结之胸痹轻证

大半夏汤 《金匮要略》

组成:半夏、人参、白蜜;

功效:和胃降逆,{BANNED}润燥;

主治:胃反证

大黄附子汤 《金匮要略》

组成:大黄、附子、细辛;

功效:温里散寒,通便止痛;

主治:寒积里实证

泻心汤 《金匮要略》

组成:大黄、黄连、黄芩;

功效:泻火消痞;

主治:邪热壅滞心下,气机痞塞证

下淤血汤 《金匮要略》

组成:大黄、桃仁、蛰虫

功效:泄热逐瘀

主治:瘀血化热,瘀热内结

滑石代赭汤 《金匮要略》

组成:百合、滑石、代赭石;

功效:清心润肺,利湿除热

蜀漆散 《金匮要略》

组成:蜀漆、云母、龙骨;

功效:祛痰截虐

瓜蒌薤白白酒汤 《金匮要略》

组成:瓜蒌实、薤白、白酒;

功效:宣痹通阳,豁痰利气;

主治:胸痹

茯苓杏仁甘草汤 《金匮要略》

组成:茯苓、杏仁、甘草;

功效:宣肺利气化饮

橘枳姜汤 《金匮要略》

组成:橘皮、枳实、生姜;

功效:温胃{BANNED}散结

桂枝生姜枳实汤 《金匮要略》

组成:桂枝、生姜、枳实;

功效:通阳化饮,下气降逆

厚朴三物汤 《金匮要略》

组成:厚朴、大黄、枳实;

功效:{BANNED}除满

大黄附子汤 《金匮要略》

组成:大黄、附子、细辛;

功效:温经散寒止痛

当归生姜羊肉汤 《金匮要略》

组成:当归、生姜、羊肉;

功效:养血散寒止痛。

主治:血虚内寒之寒疝

旋覆花汤 《金匮要略》

组成:旋覆花、葱、新绛;

功效:{BANNED}{BANNED},通阳散结

厚朴大黄汤 《金匮要略》

组成:厚朴、大黄、枳实;

功效:涤饮泄热,{BANNED}开郁

小半夏加茯苓汤 《金匮要略》

组成:半夏、生姜、茯苓;

功效:祛饮降逆,宣阳制水

滑石白鱼散 《金匮要略》

组成:滑石、乱发、白鱼;

功效:化瘀行血,清热{BANNED}。

主治:血淋

茯苓戎盐汤 《金匮要略》

组成:茯苓、白术、戎盐;

功效:补益脾肾,渗湿利水;

主治:劳淋

麻黄附子汤 《金匮要略》

组成:麻黄、附子、甘草;

功效:温经助阳,发汗散寒

柏叶汤 《金匮要略》

组成:柏叶、干姜、艾叶;

功效:温中止血;

主治:虚寒吐血

猪苓散 《金匮要略》

组成:猪苓、茯苓、白术;

功效:健脾祛饮

薏苡附子败酱散 《金匮要略》

组成:薏苡仁、附子、败酱草;

功效:{BANNED}排脓;

主治:肠痈之脓已成

干姜人参半夏丸 《金匮要略》

组成:干姜、人参、半夏;

功效:温中散寒,化饮降逆

当归贝母苦参丸 《金匮要略》

组成:当归、贝母、苦参;

功效:养血开郁,清热除湿

主治:妊娠血虚热郁小便难

下瘀血汤 《金匮要略》

组成:大黄、桃仁、蛰虫;

功效:破血逐瘀

主治:瘀血内结之产后腹痛

大黄甘遂汤 《金匮要略》

组成:大黄、甘遂、阿胶

功效:破血逐水

主治:水血并结血室

三物黄芩汤 《千金要方》

组成:黄芩、苦参、干地黄;

功效:清热燥湿,滋养阴液。

主治:产后四肢烦热之湿热阴虚证者

生脉散 《医学启源》

组成:人参、麦冬、五味子;

功效:{BANNED}生津,敛阴止汗;

主治:温热、暑热耗气伤阴证;久咳伤肺,气阴两虚证

玉屏风散 《医方类聚》

组成:防风、白术、黄芪;

功效:{BANNED}固表止汗;

主治:表虚自汗

缩泉丸 《魏氏家藏方》

组成:天台乌药、益智仁、茴香;

功效:温肾祛寒,缩尿止遗;

主治:膀胱虚寒证

磁朱丸 又名“神曲丸”《备急千金要方》

组成:神曲、朱砂、磁石;

功效:益阴明目,重镇{BANNED};

主治:心肾不交诸症

三圣散 《儒门事亲》

组成:防风、瓜蒂、藜芦;

功效:涌吐风痰;

主治:中风闭证

控涎丹 《三因极一病证方论》

组成:甘遂、紫大戟、白芥子;

功效:祛痰逐饮;

主治:痰伏胸膈证

戊己丸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组成:黄连、吴茱萸、白芍;

功效:疏肝理脾,清热和胃;

主治:肝脾不和证

香连丸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组成:黄连、吴茱萸、木香;

功效:清热化湿,{BANNED}化滞;

主治:湿热痢疾

泻白散 《小儿药证直诀》

组成:地骨皮、桑白皮、甘草;(入粳米同煮)

功效:清泻肺热,止咳平喘;

主治:肺热喘咳证

香薷散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组成:香薷、白扁豆、厚朴;

功效:祛暑解表,化湿和中;

主治:阴暑

碧玉散 《伤寒直格》

组成:滑石、甘草、青黛;

功效:清解暑热;

主治:暑湿证兼有肝胆郁热者

鸡苏散 《伤寒直格》

组成:滑石、甘草、薄荷;

功效:疏风解暑;

主治:暑湿证兼微恶风寒者

益元散 《伤寒直格》

组成:滑石、甘草、辰砂;(以灯心汤调服)

功效:清心解暑,兼能{BANNED};

主治:暑湿证兼心悸怔忡,失眠多梦者

金铃子散 《太平圣惠方》

组成:川楝子、延胡索;

功效:疏肝泄热,{BANNED}止痛;

主治:肝郁化火证

良附丸 《良方集腋》

组成:高良姜、香附子、生姜;

功效:{BANNED}疏肝,祛寒止痛;

主治:肝胃气滞寒凝证

三妙丸 《医学正传》

组成:黄柏、苍术、川牛膝;

功效:清热燥湿;

主治:湿热{BANNED}之痿痹

三子养亲汤 《杂病广要》

组成:紫苏子、白芥子、莱菔子;

功效:温肺化痰,降气消食;

主治:痰壅气逆食滞证

枳术丸 《内外伤辨惑沦》

组成:枳实、白术、荷叶;

功效:健脾消痞;

主治:脾虚气滞,饮食停聚

牵正散 《杨氏家藏方》

组成:白附子、白僵蚕、全蝎;

功效:{BANNED}化痰,通络止痉;

主治:风中头面经络

增液汤 《温病条辨》

组成:玄参、麦冬、生地;

功效:增液润燥;

主治:阳明温病,津亏便秘证

厥阴病方剂总结

一、 乌梅丸

药物组成:乌梅三百枚 细辛六两 干姜十两 黄连十六两 当归四两 附子六两(炮去皮) 蜀椒四两(出汗) 桂枝六两(去皮) 人参六两 黄柏六两

方证:

1. 手足厥冷、心中烦狂。

2. 呕吐、腹中痛。

3. 腹泻、大便稀溏或泻下粘液。

4. 口苦、目赤、小便黄。

[现代应用)

1, 寄生虫性疾病可使用本方,如胆道蛔虫症、蛔性肠梗阻、钩虫病等。

2. 慢性胆囊炎、胆石症、消化性溃疡、糜烂性胃炎、不完全性肠梗阻、胃肠神经官能症、神经性呕吐等疾病以腹痛、呕吐为主证时也可使用本方。

3. 以慢性、顽固性腹泻为主证的疾病多见到本方证。如慢性溃疡性结肠炎、肠道易激综合征、过敏性结肠炎、慢性细菌性痢疾等

4、 慢性角膜炎、角膜溃疡、青光眼、翼状胬肉、美尼埃综合征、口疮、化脓性中耳炎等五官科疾病也有使用本方的时候。

5. 其他疾病如高血压病、神经性头痛、脑炎脑膜炎后遗症、瘾病、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白癜风、病态窦房结综合征、哮喘、肺炎、糖尿病、顽固性呃逆、顽固性失眠、多发性直肠息肉、妊娠恶阻、慢性盆腔炎、功能失调{BANNED}出血、痛经等都有见到本方证的机会

二,当归四逆汤

药物组成:当归三两、桂枝三两、芍药三两、细辛三两、炙 甘草二两、 通草二两、 大枣二十五枚(10g-30g)

[方证]

1.手足厥寒、麻木、冷痛,甚至青紫。

2. 腹痛、头痛,或腰痛、腿痛、脚痛。

3. 脉细,舌淡苔白。

[现代应用)

1、以末梢血管狭窄或闭塞导致血液循环障碍为特征的疾病是本方的主治方向。如血管神经性头痛、雷诺氏病、血栓闭塞性脉管炎、{BANNED}、{BANNED}、红斑性肢痛、硬皮病、手足皲裂、精索静脉曲张等;大动脉炎也可使用本方;大脑基底动脉供血不足造成的头晕,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导致的冠心病也有使用本方的场合,临床不可忽视。

2. 高血压头痛、脑外伤头痛、牙龈炎、三叉神经痛、消化性溃疡、肠痉挛、输尿管结石、肩周炎、慢性腹膜炎、腰肌劳损、{BANNED}附件炎、{BANNED}内膜异位症、胆囊炎,胆道蛔虫症、坐骨神经痛等各种疼痛性疾病见有四肢末端发冷者。

3. 还用于梅尼埃综合征、过敏性紫癜、慢性{BANNED}、怠慢性前列腺炎、附睾炎、阴吹、{BANNED}症、腱鞘炎等疾病;另外,外感病初期、发热误汗后、月经期或{BANNED}时(后)感寒受凉。

三、四逆汤方

药物组成:人参二两 甘草二两 干姜一两半 附子一枚(生用,去皮,破八片)

[方证]

1. 四肢厥逆,身体疼痛,精神委靡,二便清利,脉微欲绝属里虚寒甚者。

2,汗、吐、下不当伤津损阳而造成的肢冷、疼痛、畏寒、喜睡、面色少华、

舌淡暗、苔白腻、黑润或白滑而脉象呈沉、细、微、软等无神,或寸部空浮无力

等症者。

[现代应用]

1. 本方最常用于循环障碍性疾病,如急性心功能衰竭、心动过缓造成的脑

动脉供血不足和多种原因造成的休克。

2.以消化道功能衰竭,下利清谷为特征的疾病,如急性胃肠炎、慢性结肠

炎、小儿秋季腹泻等;慢性迁延性肝炎、肝硬化等也可见本方证。

3. 其他方面如功能性{BANNED}出血、鼻衄、复发性口疮、慢性咽炎、胃下垂、

慢性前列腺炎、{BANNED}症等。

四、瓜蒂散方

药物组成:瓜蒂 赤小豆右二味,各等分,异捣筛,合纳臼中,更治之,别以香豉一合,用热汤七合煮作稀糜,去滓,取汁和散一钱匙,温顿服之;不吐者,少少加,得快吐乃止,诸亡血,虚家,不可与也。

方证:病如桂枝证,头不痛,项不强,寸脉微浮,胸中痞鞕,气上冲咽喉,不得息者,此为胸有寒也,

五、茯苓甘草汤方

药物组成:茯苓二两 甘草一两(炙) 生姜三两(切) 桂枝二两(去皮)

主治:伤寒,厥而心下悸者,宜先治水,当服茯苓甘草汤,却治其厥。不尔,水渍入胃,必作利也。

现在代运用:胃胀气,胃水肿

六、白头翁汤

药物组成:白头翁二两 黄连三两 黄柏三两 秦皮三两

方证:

1. 发热、口渴、下利、里急后重、便脓血。

2. 或腹痛,{BANNED}灼热;小便短赤。

3. 舌红苔黄,脉数。

[现代应用]

1. 主要用于细菌性痢疾,阿米巴痢疾、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等消化

道炎症。

2. 对于结膜炎、淋菌性尿道炎、盆腔炎、痔疮、黄水疮、淋巴结核、癔病

性震颤等

七、小承气汤方

药物组成:大黄四两(酒洗) 枳实三枚(炙) 厚朴二两(去皮尖)

右三味,以水四升,先煮二味,取一升二合,去滓,纳大黄,再煮一二沸,去滓,分温二服,一服谵语止,若更衣者,停后服,不尔,尽服之。

方证:

1.胃中燥、大便干(或初硬后溏)、小便数、谵语、潮热或无潮潮热者。

2.大承气汤证煤来不甚坚硬,微烦而稍缓者。

3.脐腹胀满,按之有弹力,舌苔厚腻,脉滑实的呃逆或便秘患者。

[现代应用]

1, 传染性疾病,如急性黄疸性肝炎、乙型肝炎、菌痢、肠炎、肠伤寒、乙

型脑炎、伤寒、副伤寒、出血热等。

2.急胰症,如粘连性肠梗阻、小儿麻痹性肠梗阻、蛔虫性肠梗阻、产后麻

痹、吐肠梗阻、手术后肠梗阻、急性阑尾炎、急性胰腺炎、胆结石、胆囊炎、小

儿胆道蛔虫症、溃疡病穿孔、慢性胃扭转等。

3. 其他如五官科的结膜炎,角膜炎、扁桃腺炎、舌炎、牙周脓肿等;脱肛、

痔疮、过敏性紫癜、肾功能衰竭、肺心病、哮喘性支气管炎、食管炎、慢性胃炎、

食物中毒等。

八、栀子豉汤方

药物组成:栀子十四枚(劈) 香豉四合(棉裹)

方证:下利后,更烦,按之心下濡者,为虚烦也,宜栀子豉汤。

现代运用:心烦,热郁胸膈

九、紫参汤方

药物组成:紫参半斤 甘草三两

方证:下利,腹痛,若胸痛者,紫参汤主之。

现代运用:拉肚子的时候肚子痛,或者是胸口痛,治肝炎,治肝硬化,肠癌,冠心病,心脏病

十、诃黎勒散方

药物组成:诃黎勒十枚(煨)

方证:久咳失音,久泻,久痢,脱肛便血,崩漏,带下,遗精,尿频等

功效:敛肺,涩肠,下气。

治疗咳嗽的方剂有哪些

一、治疗咳嗽的方剂有哪些

咳嗽是指外感或内伤等因素,导致肺失宣肃,肺气上逆,冲击气道,发出咳声或伴咯痰为临床特征的`一种病证。历代将有声无痰称为咳,有痰无声称为嗽,有痰有声谓之咳嗽。临床上多为痰声并见,很难截然分开,故以咳嗽并称。

治疗咳嗽中医通常将咳嗽分为风热、风寒、痰湿、痰热、阴虚燥热五个证型,治疗时根据各证型表现不同,选用的方剂也有区别。

治疗咳嗽的方剂有止嗽散、川贝止咳露、橘红片、二母宁嗽丸、百合固金丸等,患有咳嗽的朋友可以试试这些方剂哦。

二、治疗风寒咳嗽的方剂

患者表现为咳嗽痰稀,气急咽痒,伴有头痛、鼻塞、流清涕、怕冷、稍有发热、无汗、肢体酸痛等。一般选用:

1、止嗽散

药物组成:桔梗(炒)、荆芥、紫苑(蒸)百部、白前蒸各1000克、甘草(炒)375克、陈皮(去白)500克。

用法用量:上七味为末,做成散剂。每日三次,每次10克;作汤剂时,水煎服。用量按原方剂比例酌情增减。

功效主治:风邪犯肺。咳嗽咽痒,或微有恶寒发热,舌苔薄白,脉浮缓。

2、解肌宁嗽丸

药物组成:紫苏叶48g、前胡80g、葛根80g、苦杏仁80g、桔梗80g、半夏(制)80g、陈皮80g、浙贝母80g、天花粉80g、枳壳80g、茯苓64g、木香24g、玄参80g、甘草64g。

用法用量:口服,每日两次,1岁每次服半丸;两岁以上每次服1丸。适用小风寒咳嗽。忌吃生冷油腻食物。

功效主治:解表宣肺,止咳化痰。用于小儿感冒发热,咳嗽痰多。

三、治疗风热咳嗽的方剂

患者表现为咳嗽气粗,或咳声嘎哑,痰粘稠或黄稠,咯痰不爽,常伴发热、口干、咽喉疼痛等。一般选用:

1、川贝止咳露

药物组成:川贝母5g,枇杷叶130.9g,百部23.4g,前胡14.1g,桔梗9.1g,桑白皮9.4g,薄荷脑0.16g。

用法用量:口服,每日3次,{BANNED}每次15毫升。服药时,忌食生冷油腻食物。糖尿病患者禁用。

功效主治:止嗽祛痰。用于肺热咳嗽,痰多色黄。

2、川贝清肺糖浆

药物组成:枇杷叶、苦杏仁、川贝母、麦冬、地黄、甘草、桔梗、薄荷。辅料为蔗糖、防腐剂(苯甲酸钠)。

用法用量:口服,每日3次,{BANNED}每次15-30毫升。不是感冒引起的咳嗽、大便溏泄患者及婴儿{BANNED}不用。寒咳、胃寒呕吐、糖尿病患者禁服。

功效主治:清肺润燥,止咳化痰。用于干咳,咽干,咽痛。

四、治疗痰湿咳嗽的方剂

患者表现为咳嗽痰多,咳声重浊,痰白粘腻或稠厚或稀薄,早晨咳嗽咯痰尤甚,喉间常呼噜呼噜作响,胸闷吐清水,不想吃东西等。一般选用:

1、橘红片

药物组成:化橘红75g,陈皮50g,半夏(制)37.5g,茯苓50g,甘草25g,桔梗37.5g,苦杏仁50g,紫苏子(炒)37.5g,紫菀37.5g,款冬花25g,瓜蒌皮50g,浙贝母50g,地黄50g,麦冬50g,石膏50g。

用法用量:口服,{BANNED}每日两次,每次6片。服药期间忌食辛辣油腻食物;寒咳、虚咳不宜服。

功效主治:清肺,化痰,止咳。主治咳嗽痰多,痰不易出,胸闷口干。

2、苏子降气丸

药物组成:紫苏子(炒)160g,厚朴160g,前胡160g,甘草60g,姜半夏160g,陈皮160g,沉香112g,当归112g。

用法用量:口服,{BANNED}每日1-2次,每次6克。服药期间,忌食生冷肥腻食物;避免风寒;热咳、虚咳、干咳无痰患者禁用。

功效主治:降气化痰,温肾纳气,镇咳平喘。

治疗痰热咳嗽和阴虚燥热咳嗽的方剂,下面继续为大家推荐,一起来看看吧。

五、治疗痰热咳嗽的方剂

患者表现为咳声连连,痰少质粘,难以咯出,发热咽干口渴,胸闷胁痛气喘等。一般选用:

1、二母宁嗽丸

药物组成:川贝母225g、知母225g、石膏300g、炒栀子180g、黄芩180g、蜜桑白皮150g、茯苓150g、炒瓜蒌子150g、陈皮150g、麸炒枳实150g、炙甘草30g、五味子(蒸)30g。

用法用量:口服,{BANNED}每日两次,每次1丸。风寒咳嗽、痰量多而持续咯痰的患着不宜服;忌辛辣食物。

功效主治:清肺润燥,化痰止咳。用于燥热蕴肺所致的咳嗽、痰黄而黏不易咳出、胸闷气促、久咳不止、声哑喉痛。

2、止嗽定喘口服液

药物组成:麻黄1000g,苦杏仁1000g,甘草1000g,石膏1000g。

用法用量:口服,每日2-3次,{BANNED}每次10毫升。患高血压、心脏病及糖尿病患者慎用本品。

功效主治:辛凉宣泄,清肺平喘。用于表寒里热,身热口渴,咳嗽痰盛,喘促气逆,胸膈满闷,急慢性支气管炎。

六、治疗阴虚燥热咳嗽的方剂

患者表现为干咳少痰,或痰中带血丝,不易咯出,咽干或疼痛等。一般选用:

1、养阴清肺膏

药物组成:地黄100g、麦冬60g、玄参80g、川贝母40g、白芍40g、牡丹皮40g、薄荷25g、甘草20g。

用法用量:口服,{BANNED}每日2-3次,每次10-20毫升。忌辛辣油腻食物;咳嗽痰多患者不宜服用;孕妇、糖尿病患者禁服。

功效主治:养阴润燥,清肺利咽。用于阴虚肺燥,咽喉干痛,干咳少痰。

2、百合固金丸

药物组成:百合100g,地黄200g,熟地黄300g,麦冬150g,玄参80g,川贝母100g,当归100g,白芍100g,桔梗80g,甘草100g。

用法用量:口服,{BANNED}每日两次,每次1丸。服药期间,不宜抽烟喝酒,不宜吃油腻、腥冷、辛辣食物。脾虚大便溏泻者忌服。

功效主治:养阴润肺,化痰止咳。用于肺肾阴虚,燥咳少痰,痰中带血,咽干喉痛。

方剂功效主治{BANNED}总结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方剂功效主治总结表格、方剂功效主治{BANNED}总结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

以上就是小编今天整理的关于方剂功效主治总结表格(方剂功效主治最新总结)这个话题的详细内容,更多相关信息请关注锦洛洛百科。

Tags: 方剂  功效  主治  总结  表格  

很赞哦! ()

留言与评论 (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